竞彩足球

图片

索引号:

002489444/2025-00138

公开方式:

主动公开

文号:

公开日期:

2025-10-11

发布单位:

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
主题分类:

综合政务/政务公开

钱塘区搭建技能创富体系,实现能工巧匠“高技高收”

发布时间: 2025-10-11 17:23:25

来源: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(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)

钱塘江畔,民生温度随潮水涌动;西子湖边,幸福图景因担当愈显动人。杭州始终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“杭州发改发布”特推出“幸福满杭城·民生福祉的基层实践”宣传专题,分享各区、县(市)典型事例及经验做法,供大家交流学习。首期推出的是“钱塘区搭建技能创富体系,实现能工巧匠‘高技高收’”。

钱塘区搭建技能创富体系

实现能工巧匠“高技高收”

钱塘区作为制造业大区、杭州市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先行试点区,以“大人才观”系统搭建技能创富体系,让产业工人从“拧螺丝”变成“工程师”。目前,该区75%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技能与薪酬挂钩;根据对企业观察点抽样调查,技术工人平均薪酬同比增长7%。

1.jpg

01“提技增收”怎么做?

——“星星之火可燎原”

一是从大企业先行到全行业指导。对区内300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入走访,制定杭州市钱塘区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和案例集,实现对不同行业类别、不同规模企业的科学标准化薪酬指导。目前,已在长安福特、三花汽零、士兰集成、西子航空等大企业开展试点,并逐步推广到全区所有规上工业企业。

二是从人力资源师到薪酬指导师。整合大企业人力资源师、高校专家等力量,组建钱塘区薪酬指导师队伍,将相关人才从“服务一个企业”拓展到“服务全区企业”,并根据需求升级“一企一策”指导模式。截至目前,指导师队伍已累计开展服务百余次,涉及辖区358家企业。

2.jpg

三是从个体自评价到薪酬观察站。分“企业”和“工种”建立两类技能人才薪酬分配“观察站”,通过定期获取样本数据,分析观察站内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、职业发展情况,及时总结提炼薪酬分配经验。国通人力资源公司工种观察站根据市场需求变化,及时调整工种培训内容,精准提技提薪,如对区内紧缺工种(叉车工)开展技能培训,近2年该工种综合收入涨幅达10%-15%。

3.jpg

02“薪酬分配”怎么分?

——“谈工资前先谈技术”

一是职业发展贯通,打破职场“天花板”。鼓励企业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,对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,可转至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,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可与高层管理薪酬待遇相当。目前,三花汽零公司已创建“Y型技能人才发展体系”,创新打破技术岗和管理岗发展壁垒。

二是技能参与分配,化身企业“合伙人”。强化技能价值导向,引导员工提升企业发展所需技能,形成“员工增技—企业增效”良性循环。如中粮包装投资有限公司将增长的利润与技术工人分红,核心技术岗位薪资提高超20%。

三是工资集体协商,提升技能“解薪结”。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,把员工技能和贡献作为工资收入合理增长的主要依据,实现职工和企业双方互利共赢。如泰瑞机器公司签订“能级工资”专项集体合同,设立创新创造成果奖和先进操作法奖。

4.jpg

03“技能水平”怎么提

——“家(厂)门口蓄能充电”

一是“企业—高校”共同培养。对接辖区14所高校资源,建成产教融合大楼4个,现代产业学院38个,共建实训基地253家,开设现代学徒制班级180个,让技术工人培训“遍地开花”。如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零跑汽车、中策橡胶等合作,开设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、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培训22期;西子航空公司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西子航空工业学院,填补了省内航空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空白。

5.jpg

二是“政府—社会”共同支持。推行多部门、行业组织、产业平台联合办赛机制,完善以赛促训、以赛促评工作体系,并将竞赛结果与技能等级认定相衔接,今年来,通过7场竞赛培养技能人才152人。挖掘社会培训机构、行业协会品牌项目,探索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全域共享模式,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培训、使用等增值化服务。如国通培训学校打造线上“民匠有约”特殊作业技能人才服务平台,提供定制化培训与职业规划指导。

6.jpg

三是“企业—员工”共同成长。创新制定员工成长示范企业指标评价体系,将“科技创新、文化关爱、生活保障、培训培育”等作为评选重要指标,引导企业员工形成“发展共同体”参与创建,形成示范效应。目前辖区示范企业已达20家,其中广汽乘用车公司根据体系完善了科技创新激励举措,制定科技项目成果奖励机制,引导技术工人发明创造。

7.jpg

打印

政府信息公开

索引号

002489444/2025-00138

发布机构

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
文号

发布日期

2025-10-11

钱塘区搭建技能创富体系,实现能工巧匠“高技高收”

发布日期: 2025-10-11 17:23

浏览次数:

钱塘江畔,民生温度随潮水涌动;西子湖边,幸福图景因担当愈显动人。杭州始终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“杭州发改发布”特推出“幸福满杭城·民生福祉的基层实践”宣传专题,分享各区、县(市)典型事例及经验做法,供大家交流学习。首期推出的是“钱塘区搭建技能创富体系,实现能工巧匠‘高技高收’”。

钱塘区搭建技能创富体系

实现能工巧匠“高技高收”

钱塘区作为制造业大区、杭州市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先行试点区,以“大人才观”系统搭建技能创富体系,让产业工人从“拧螺丝”变成“工程师”。目前,该区75%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技能与薪酬挂钩;根据对企业观察点抽样调查,技术工人平均薪酬同比增长7%。

1.jpg

01“提技增收”怎么做?

——“星星之火可燎原”

一是从大企业先行到全行业指导。对区内300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入走访,制定杭州市钱塘区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和案例集,实现对不同行业类别、不同规模企业的科学标准化薪酬指导。目前,已在长安福特、三花汽零、士兰集成、西子航空等大企业开展试点,并逐步推广到全区所有规上工业企业。

二是从人力资源师到薪酬指导师。整合大企业人力资源师、高校专家等力量,组建钱塘区薪酬指导师队伍,将相关人才从“服务一个企业”拓展到“服务全区企业”,并根据需求升级“一企一策”指导模式。截至目前,指导师队伍已累计开展服务百余次,涉及辖区358家企业。

2.jpg

三是从个体自评价到薪酬观察站。分“企业”和“工种”建立两类技能人才薪酬分配“观察站”,通过定期获取样本数据,分析观察站内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、职业发展情况,及时总结提炼薪酬分配经验。国通人力资源公司工种观察站根据市场需求变化,及时调整工种培训内容,精准提技提薪,如对区内紧缺工种(叉车工)开展技能培训,近2年该工种综合收入涨幅达10%-15%。

3.jpg

02“薪酬分配”怎么分?

——“谈工资前先谈技术”

一是职业发展贯通,打破职场“天花板”。鼓励企业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,对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,可转至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,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可与高层管理薪酬待遇相当。目前,三花汽零公司已创建“Y型技能人才发展体系”,创新打破技术岗和管理岗发展壁垒。

二是技能参与分配,化身企业“合伙人”。强化技能价值导向,引导员工提升企业发展所需技能,形成“员工增技—企业增效”良性循环。如中粮包装投资有限公司将增长的利润与技术工人分红,核心技术岗位薪资提高超20%。

三是工资集体协商,提升技能“解薪结”。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,把员工技能和贡献作为工资收入合理增长的主要依据,实现职工和企业双方互利共赢。如泰瑞机器公司签订“能级工资”专项集体合同,设立创新创造成果奖和先进操作法奖。

4.jpg

03“技能水平”怎么提

——“家(厂)门口蓄能充电”

一是“企业—高校”共同培养。对接辖区14所高校资源,建成产教融合大楼4个,现代产业学院38个,共建实训基地253家,开设现代学徒制班级180个,让技术工人培训“遍地开花”。如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零跑汽车、中策橡胶等合作,开设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、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培训22期;西子航空公司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西子航空工业学院,填补了省内航空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空白。

5.jpg

二是“政府—社会”共同支持。推行多部门、行业组织、产业平台联合办赛机制,完善以赛促训、以赛促评工作体系,并将竞赛结果与技能等级认定相衔接,今年来,通过7场竞赛培养技能人才152人。挖掘社会培训机构、行业协会品牌项目,探索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全域共享模式,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培训、使用等增值化服务。如国通培训学校打造线上“民匠有约”特殊作业技能人才服务平台,提供定制化培训与职业规划指导。

6.jpg

三是“企业—员工”共同成长。创新制定员工成长示范企业指标评价体系,将“科技创新、文化关爱、生活保障、培训培育”等作为评选重要指标,引导企业员工形成“发展共同体”参与创建,形成示范效应。目前辖区示范企业已达20家,其中广汽乘用车公司根据体系完善了科技创新激励举措,制定科技项目成果奖励机制,引导技术工人发明创造。

7.jpg